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作者说推提供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(www.suochou.com)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uotui.com/6484.html
晋惠帝司马衷的这个典故,在中国已经流传千年了。本来慢慢的就快遗忘了,但看了王传君的采访,又觉得这个事有活生生的显示在面前了。王传君说一年没戏拍了,最少的时候卡里面的余额只有100万,心里面慌慌的,就怕没饭吃。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产生了。古有晋惠帝司马衷今有传君。
记得多年前带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乡下去,当汽车经过一片水稻田的时候,田里郁郁葱葱,一片绿油油的好景象,其中有一位大学生问我那下面是什么草呀?我当时就差点没喷出来!
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脱离实际呢?要的事情说三遍,教育、教育、教育。应试教育让小孩子一切以分数为准,日常的生活体验都放到一旁去了,以至于极端到大学生都不知道水稻田里面是种什么的,我甚至怀疑,可能人家都不知道稻米是哪里生产的,可能以为是树上长的。
衙哉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,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郑板桥的诗写出了地气,我党理论教导,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,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,才能做好工作。一个影视演员都不知道老百姓一个月要花多少钱,生活需要多少开支,他能拍出什么好片来?只能拍一些仙剑奇侠吧!
赞 (0)